佛山地下者调查公司
service tel
13728687007
站内公告: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侦探案例
调查信息当前位置: 首页 > 调查信息
“情绪康复大师”:用言语和谎言制造焦虑,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 时间:2024-12-22 11:06:41

“情绪康复大师”:用言语和谎言制造焦虑,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赚钱

澎湃新闻资深记者李静通讯员王百顺

面对普遍而迫切的“修复爱情”需求,一些不法分子打着“情感咨询”的名义,在抖音、微博、知乎等各类网络平台投放大量情感咨询广告,自称“专业”。咨询。”他们标榜自己为“老师”、“心理分析师”等,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,诱骗受害人购买所谓的“情绪康复服务”,骗取大量金钱。

其中一些寻求帮助的“客户”未能挽回感情,被前任告上法庭;有些还是在校学生,面临无法支付昂贵的服务费,被迫贷款支付......

12月30日,上海首例“情绪康复大师”诈骗案由金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,并在金山区人民法院宣判。该案涉及被告人31名。被告人肖某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。年并处罚款20万元。被告人张某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。其他被告人均被判处不同刑期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
覆盖全国的狩猎陷阱

2020年10月,家住河北的刘女士与男友吵架分手。她在网上搜索如何挽回感情,无意间看到了一家咨询公司的广告,“分手后如何与对方聊天”和“有专门团队帮你挽回伴侣”。 ...多发性硬化症。刘先生立即通过在线客服联系上了“情感导师”徐某。看了对方发来的视频,以及正规的公司营业执照和情感分析师职业证书后,刘女士敞开了心扉。

“根据您最初提供的信息,您和爱人目前处于情感分离状态,是可以恢复的……”导师详细了解了刘女士和男友的个人情况和情感经历。刘女士对他非常专业。我对他的语气和精确的人物分析深信不疑。

“支付2800元咨询费,我们一对一为你定制康复方案,确保你和男友复合。”导师的话似乎雪中送炭。刘女士很快与对方签订了电子合同,并转账了款项。红印上的黑字写着“一个周期内恢复成功,失败全额赔偿”,她信以为真。

增加了新的顾问郑后,刘女士经常向他请教如何联系她的前任。郑女士还会定期给刘女士推送一些心灵鸡汤、带有语录的提高情商的文件等,但刘女士想象中的男友回心转意的效果并没有出现。郑解释说,刘女士之前没有听从丈夫的指示。老师的要求被严格执行,导致感情危机。建议刘女士购买情绪恢复升级服务。公司会安排一整队全力协助,还可以提供位置定位、二奶分居等特殊服务,但需要额外支付2万。犹豫了一下,刘女士还是支付了费用。

导师挽救情感的句子_情感导师挽回_情感挽救导师

然而,新加入的小组、团队、导师渐​​渐开始忽视她,她发消息时也敷衍地回应。

“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介入,将你的前男友和现任女友分开,最后回到你身边。”没过多久,导师推荐她购买服务,但又需要好几万。刘女士意识到自己可能在撒谎,拒绝了,并找导师商量退钱,但没有结果。

无独有偶,2021年5月,有类似经历的牛先生向金山警方报案。经过警方缜密侦查,所有犯罪嫌疑人均被抓获。 2021年7月,金山区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肖某某、卢某某等31人。

“犯罪团伙利用受害人急于挽回感情的心理,精心设计言词博取信任,以承诺挽回感情为借口,编造第三方介入、分居引导、双向引导等服务。联动协调,让受害人感到错误认识。”检察官胡蝶说。

“辅导员让我觉得人际关系完全取决于我的个性,我需要通过他们的专业指导来提高自己。”为了包装自己,成为对方心中的完美情人,高女士多次购买升级服务,并在一个月内付款。 16800元“学费”。

受害者的年龄范围从“00后”到“60后”。犯罪分子在许多普通老百姓的“情感危机”中钻了商机。

经营良好的“咨询公司”

2018年7月起,被告人肖某某伙同他人设立山东教育咨询有限公司,并先后安排葛某、姜某、王某(均分案办理)担任其他三所教育机构的法人。咨询公司作为公司。分支机构联合经营。 2020年4月,被告人张某某担任山东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裁,负责该公司及所属分公司的全面管理工作。公司下设咨询部、分析部、财务部、后勤部等。分析部由其他几家“教育”咨询公司组成。

上述公司承诺真正帮助失恋的恋人和出轨的恋人挽回,但在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时情感挽救导师,却将自己的服务贴上了“情感咨询”的标签。

涉案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,会组织相应的培训。内容是学习如何与客户聊天深圳出轨调查取证,掌握谈话技巧,通过听“成功案例”录音找到“入门秘诀”,如:开场白、评估恢复预期、印象管理等,其中有不止一个诸如针对性的个性展示等十几步,目的就是让受害人下单、付款。员工通常可以在培训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开始工作。

情感挽救导师_情感导师挽回_导师挽救情感的句子

员工首先在百度、抖音、知乎等各大平台发布广告,或者看到别人网上关于“情感修复”的留言后,私下聊天,自称情感导师,询问对方是否需要专业的情感辅导。服务和咨询都是免费的。如果对方有兴趣,客户将被转介给分析师,分析师将提供初步服务。

一步步设计的“定制”服务

所谓的“定制”服务深圳商业调查公司,也是一步步追捕受害者。

第一步:情感分析。分析师了解客户的基本信息、诉求以及具体的情感问题后,会根据自己的说话技巧进行分类处理。基本上他是想告诉客户,他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困难,并且保证能够恢复。

“老师从事感情咨询这么多年,处理过很多比你严重得多的问题,你放心,他一定能帮你康复。”刘分析师表示。分析师通常会用“专业导师、专门团队负责”、“交费后一个月内基本可以解决”等词语来安抚客户。

在此过程中,他们不断诱导客户解决自己的问题。 “因为你太坚强,所以你的丈夫出轨了,所以你必须听从老师的指导”或者“因为你太犹豫,所以对方离开了你,所以你需要迅速做出决定,接受老师的指导”。指导。” ,进一步与客户“产生共鸣”。

当你一步一步与客户沟通,了解个人情况,分析情绪,得出结论时,就会有一个“逼单环节”,让客户认识到这件事紧急,只有自己才能挽救关系。之后,就是分析师向客户报价的过程。根据之前的了解,顾客可以判断“消费”级别,比如2880元、3880元、4880元等不同级别。

第二步:定制服务。客户付款并签订合同后,客户就成为“学生”。分析师将学生信息发送给导师卢某某,导师分配订单并将顾问推送给分析师。随后,“团队专属服务”和“一对一定制”也上线了。分析师建立了微信群,群里有学生、分析师、顾问、分析部和咨询部的相关负责人等。 ,并提供所谓的“情绪康复计划”。

“我们经常给客户发电子书和情感语录,教他们如何发消息、买礼物等,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。主要内容是回复他们的一些情感问题并与他们聊天。”陈分析师解释道。

当客户的情绪问题没有得到缓解或改善,在被询问时情感挽救导师,顾问往往会说目前情况比较复杂,需要双向引导、三方介入等,让学生继续付费。

第三步:升级服务。如果当事人非常期待与前任复合,辅导员就会趁机不断放大当事人的情感危机,增加他的焦虑感,然后引入其他服务项目,如分居、双向、自我等。 -改进。并且在此过程中,咨询师要求客户不要主动联系“挽回伙伴”,然后伪造与“挽回伙伴”的聊天记录,谎称对方已有新恋情等虚假信息,诱骗受害人继续转账、升级服务。

情感挽救导师_情感导师挽回_导师挽救情感的句子

“分居”是指顾问告诉客户,我们公司有专业的分居团队,可以将客户的复合伴侣与可能的第三者分开,为挽回前男友(女友)铺平道路; “双向”是指顾问向客户承诺团队可以帮助客户及其康复伙伴共同努力。提供心理咨询,帮助伴侣改变想法; “自我提升”是指告诉客户,只有改变自己,通过购买公司的课程来提高情商、改变方法等,才能救赎合伙人,并“建议”:如果不能提高,复合后关系可能会破裂,分手也可能会再次发生。升级改造项目的“服务费”也在水涨船高。

“利用客户目标发送的信息,观察第一个点赞和回复的人,以及客户目标关注的人,并利用这些线索来确定第三方,然后将可能的第三方信息反馈给客户。”顾问。”谢某某是涉事公司“双向团队”成员。他的主要工作是充当第三方,在不同的对象之间“来回”。

第四步:规避风险。由于客户后期付费较多,并感觉没有收到协议中承诺的服务结果,涉事公司就会收到各类投诉。一般的处理方法是更换导师、延长服务期限。难以处理时,同意,但实际履行合同约定并退款时,对方依据预先设计的“霸王条款”逃避责任,仅象征性地将部分款项退还给“安抚”顾客。其中,2020年就有150余家客户投诉。此后,为规避风险,肖某某与张某某等人协商,陆续将上述公司注销或更名,然后继续以名义实施诈骗。按照原有的经营模式,成立了一家“情感咨询服务”公司。

情感创伤依法赔偿

“我本想通过‘情感康复’服务来挽救濒临破碎的家庭,没想到半年后,我花了13000多元的课程却一点效果都没有,我的妻子已经封锁了她所有的联系方式,甚至还到了法院。”受害人李先生说道。

导师们将自己“包装”为情感分析师、婚姻家庭咨询师、全能情感专家、高级情感私人顾问、深入解读男女性心理讲师、实用社会心理学特约教师,并辅以专业演讲技能,但他们其实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和相应的能力。

他们通过广告和促销吸引受害者的注意。首先,分析师以承诺帮助解决个人情感问题为借口,引诱受害者付费,然后引导受害者去找顾问。顾问推出高价收费项目,诱骗受害人继续付费。归根结底还是受害者继续付出。 ,涉事公司无法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情感复合服务。

其中,部分遇难者是学生。当他们无法支付昂贵的服务费时,顾问引导他们贷款。原本在情感上受到创伤的受害者,被分析师的话成功“洗脑”,甚至没有在合同上签字。然后他付了钱。

检察机关审查认定,被告人肖某某、张某某伙同他人,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电信网络骗取被害人钱财。截至案发,受害人被骗金额总计170万余元。数额巨大,犯罪事实清楚。证据确实、充分深圳重婚取证,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。被告人肖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,系主犯。

12月30日,这起涉及31人的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第二次开庭审理,法院作出上述判决。